这一代的孩子成长在屏幕下,电子产品成了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8月20日,中国儿童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9)儿童校外生活状况》(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无论是在上学日还是周末的儿童校外生活里,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都位居前三甲。电子产品的使用问题在乡镇农村更为突出。乡镇农村儿童的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108.18分钟)明显高于城市儿童(88.40分钟)。
《报告》指出,儿童在上学日平均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为43.24分钟。其中,利用电子产品学习的时间为13.90分钟,看抖音、动画片、快手进行娱乐的时间为16.60分钟,玩网络游戏、进行网络聊天的时间为12.75分钟。儿童在周末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更长,平均为96.27分钟。
到了初中阶段,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已经跃居第二位,周末时的使用时间几乎要与做作业时间持平。
《报告》显示,在所有校外生活事项中,儿童对看抖音、动画片、快手进行娱乐(4.19)和玩网络游戏、进行网络聊天(4.00)的喜欢程度都达到甚至超过4分(满分为5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学段的增长,儿童对各项校外生活内容的喜爱程度普遍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只有“电子游戏/网络聊天”除外,六年级和初中阶段学生的喜爱程度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学段。
据了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已有1.91亿青少年网络游戏用户。缺乏监护人的管理,也没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农村孩子只有靠虚拟世界带来快乐。
对此,中国儿童中心主任苑立新表示,“坚持教育公平”“促进区域、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和“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使乡村获得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这里的优质教育资源不只是学校内的,同样包含校外的教育资源。相对于学校教育的统一规划,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不充分,更容易在儿童校外生活上体现出来,进而体现为教育的不公平。校外生活的分层与差异给儿童当下和未来所造成的影响更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苑立新说。
据悉,该报告是中国儿童中心于2018年启动的以“儿童校外生活状况”为选题的课题研究成果,以全国10个城市和农村的14874名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阶段3~15岁少年儿童(或家长)的问卷调查为基础,从儿童的校外生活时间利用、课外班参与、日常作息时间、假期校外生活、校外生活评价5个方面分析其基本状况、影响因素和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中新网8月27日电 VIPKID教育研究院今日发布《2019年上学期小学托福测评大数据报...
新华社长沙8月27日电(记者袁汝婷)新学年即将到来,校外培训机构成为许多家长、学...
“非常幸运我能和你配型成功,我希望你重获新生后,继续你的学业,实现心中的梦...
泸州公交驶员赵运华 8月27日,泸州女大学生小婷不小心将钱包遗失,里面装有生活...
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测试结...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经过艰苦奋战,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在这场看不...
张俐,江西省南昌市启音学校校长,18岁毕业后自愿从事特教工作,至今已33年。作...
初冬的早晨,太阳总是懒洋洋的,都六点了,才稍许往田间地头洒了点光。在杭州淳...
中新社上海12月12日电 (记者陈静)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产、教、城融合新发展论坛...
“今年还在招聘的企业一定是优秀的企业,而且,他们还适当减少了一些招聘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