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们家孩子刚刚进入高一,性格有点内向,我感觉她自己开始变得有点紧张,没有上初中的时候看着从容,但这个假期,她明显开始担心自己的学习能否跟上节奏,是否能跟同学们相处和谐。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孩子呢?
【专家观点】
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教师赵强: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整合学生、老师和家长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塑造孩子积极向上、开放包容、勇于奉献的意志品质。高中生与初中生相比,在自我意识、情绪控制、人际交往和学习能力评估方面都有所进步,但是还需要教师和家长多与其进行理性的沟通,启发他们的自省意识、培养他们的规划能力,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从而帮助他们在学业成就、人格塑造、职业规划方面少走弯路。
高中生自我意识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进入高中,学生对自己是否有一个清晰、客观、理性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位,会影响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和家长从旁观者的角度理性分析孩子各种行为表现背后隐藏的内在心理动机和真实的心理需求,引导孩子在自我创设的安全温馨的氛围中坦然接受自我发展中的各种不足,明确未来需要着重发展的人格特质。
高中生的情绪问题需要积极关注。高中生由于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导致学生或多或少表现出易冲动、自我失控、急躁、常与人发生争执、过度焦虑、抑郁、脆弱等。情绪问题是高中阶段出现仅次于学习压力大的问题。当学生出现这些情绪问题时,教师和家长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记日记、写随笔、做运动、听音乐等方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高中生人际交往也是不能回避的话题。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不良的人际关系会使人压抑和烦恼,承受孤独与寂寞。教师和家长要多组织各种师生和亲子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合作和包容、肯定与赞许。
在文化课程方面,初中课程与高中课程也有着许多的不同。到了高中后同学们就会发现,学科知识量增大、难度加大、学习进度变快、综合性更强、系统性更加体现、能力要求高、理解要求高等高中阶段课程所具备特点。另外,高中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较为放手,如预习、听讲、记笔记、课后复习、独立作业、单元小结、考后分析等都需要独立完成。这个阶段对于孩子的自理能力、学习能力要求很高,需要孩子寻找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
因此,许多刚进入高中的孩子面临一个问题:想改变学习方法,但随之而来的是非常不适应,部分同学就会觉得自己的学习进入了混乱状态。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希望学生能够坚持下去,慢慢就会发现自己对学习逐渐找到了感觉,学习方法也适应了。这个坚持就需要家长的督促和学生自己的意志力。
泸州公交驶员赵运华 8月27日,泸州女大学生小婷不小心将钱包遗失,里面装有生活...
“今年还在招聘的企业一定是优秀的企业,而且,他们还适当减少了一些招聘环节,...
初冬的早晨,太阳总是懒洋洋的,都六点了,才稍许往田间地头洒了点光。在杭州淳...
张俐,江西省南昌市启音学校校长,18岁毕业后自愿从事特教工作,至今已33年。作...
中新网8月27日电 VIPKID教育研究院今日发布《2019年上学期小学托福测评大数据报...
新华社长沙8月27日电(记者袁汝婷)新学年即将到来,校外培训机构成为许多家长、学...
中新社上海12月12日电 (记者陈静)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产、教、城融合新发展论坛...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经过艰苦奋战,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在这场看不...
“非常幸运我能和你配型成功,我希望你重获新生后,继续你的学业,实现心中的梦...
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测试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