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3月29日电(记者袁汝婷)受疫情影响,全国多地尚未开学。“宅家学习模式”给不少学生带来焦虑、烦躁、沮丧等情绪困扰。心理教师提示,应正视负面情绪,通过行动调节、主动交流等化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湖南长郡中学专职心理教师梁琪介绍,疫情之下,一些学生反映,长期“宅习”而产生负面情绪,比如难以静心学习而烦躁、无法坚持学习计划而焦虑、拒绝不了电子产品诱惑而自责等。
如何调节这些“宅习”负面情绪?梁琪认为可从接纳情绪、行动调节、沟通交流这三招入手
“面对负面情绪,首先不要抗拒,要觉察和接纳。”梁琪建议,广大学生和家长应学会分析负面情绪的来源,比较常见的来源包括学习目标不明确、时间安排不合理、对未来担忧等。“要看到负面情绪的价值,比如它是在提醒你做出改变。看到它的价值就更易接纳它的存在。”
她建议学生学会以行动来引导“宅习”情绪转变,“行动可以带给我们对生活的‘掌控感’。一个小诀窍是先做当下能做的事。”比如,可以尝试回忆过去学习中愉悦的体验,以积极体验作为当下行动的有效参考。
在最近接到的心理咨询中,梁琪发现,不少学生“宅习”时有种心态如果不能做到最理想的状态,不如不做。“这是一个误区,调节情绪的最佳策略不是制定一个完美计划,强迫自己马上完成,而是从能做的事情入手,积极行动起来,找回‘掌控感’。”
此外,“宅习”期间沟通交流、学会及时求助也是关键。梁琪认为,主动与人交流,尤其是和同学及家人沟通,有助于缓解负面情绪。“与同学聊天,发现一些问题是共性的,个人压力就会大大减少。向父母和专业人士寻求帮助也是很好的渠道。”
新华社长沙8月27日电(记者袁汝婷)新学年即将到来,校外培训机构成为许多家长、学...
“非常幸运我能和你配型成功,我希望你重获新生后,继续你的学业,实现心中的梦...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经过艰苦奋战,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在这场看不...
中新社上海12月12日电 (记者陈静)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产、教、城融合新发展论坛...
张俐,江西省南昌市启音学校校长,18岁毕业后自愿从事特教工作,至今已33年。作...
近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测试结...
中新网8月27日电 VIPKID教育研究院今日发布《2019年上学期小学托福测评大数据报...
初冬的早晨,太阳总是懒洋洋的,都六点了,才稍许往田间地头洒了点光。在杭州淳...
泸州公交驶员赵运华 8月27日,泸州女大学生小婷不小心将钱包遗失,里面装有生活...
“今年还在招聘的企业一定是优秀的企业,而且,他们还适当减少了一些招聘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