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5日上午公布5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二季度经济增长能否转正,还要看6月份经济恢复情况如何。
有提问称:进入二季度,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持续推进,中国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上方,二季度经济增长能否转正?近日北京疫情出现反弹,是否会对下阶段全国经济恢复造成影响?
付凌晖称,二季度以来,随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生产需求持续改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主要指标与一季度相比明显改善。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6个百分点,其中4月、5月连续两个月同比正增长;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7.7%,收窄4.0个百分点,其中5月实现了正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3.5%,收窄5.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6.3%,收窄9.8个百分点。
但也要看到,境外疫情肆虐,世界经贸严重萎缩。二季度,WTO货物贸易晴雨表指数为87.6,创历史新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测,二季度全球商品贸易额将比一季度下降26.9%。与此同时,国内接触型聚集型消费受到制约,制造业投资动力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15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4.8%;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27.4%。近期,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形势有所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尚有不确定性。
上述情况说明,二季度经济恢复既存在有利因素,也面临困难挑战,经济增长能否转正还要看6月份经济恢复情况如何。
付凌晖认为,从后期情况看,推动经济持续复苏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一是经济稳步复苏态势明显。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力有效,工业服务业实现增长,消费投资降幅持续收窄,市场预期总体稳定。二是宏观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今年为企业新增减负预计超过2.5万亿元,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新增1万亿元财政赤字规模,货币信贷支持力度加大,这些政策将继续支持后期经济恢复。三是新动能持续壮大。数字经济全面提速,智能化、科技型产品较快增长,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网络问诊等快速扩张,无人零售、直播带货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将有力支撑经济发展。
下阶段,要用好这些有利条件,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力促国民经济稳定复苏。
蔬菜产地供应充足 菜价在合理区间来自蔬菜生产大省山东的一线调查报告 新华社济...
中新网4月2日电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2020年光...
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电 (夏宾)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大的2019年,代表经济生活...
图为第十九届亚太零售商大会开幕式。 刘贤 摄 中新网重庆9月6日电 (记者 刘贤)时...
新华社乌鲁木齐10月11日电(记者潘莹)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税费负担,到鼓励科技...
上万余件高精尖产品亮相第七届科博会 新华社成都9月5日电(记者谢佼、卢宥伊)自主...
中新网南宁1月19日电(黄令妍)广西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管跃庆19日表示,广西鼓励...
从事锂电池相关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达92家,总市值1.16万亿元 经过40余年的研究与...
新能源汽车聚集临港。 张亨伟 摄 通讯:上海临港:以智能网联汽车为“点”舞动产...
独家|单伟建:疫情获得控制后 中国经济有望强势反弹 葛唯尔 农历新年后的前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