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随着疫情在中国得到有效控制,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阴霾中的一大亮点。国际机构纷纷给予积极评价,外商则用一个个投资项目表达了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中国资本市场和资产也受到追捧。种种事实面前,“脱钩论”“撤资论”等谬论正不攻自破。
国际机构一致看好
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对中国经济前景持乐观预期已成为国际组织的共识。
世界银行6月8日发布《全球经济展望》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或将使全球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预计全球经济今年收缩5.2%,不过中国经济将保持增长态势。世界银行前景预测局局长阿伊汉高斯认为,中国经济的复苏对于世界经济的恢复有溢出效应,政策的持续开放和技术的创新将在后疫情时代推动世界经济的长期增长,他预计中国今年将用1%的增速带动亚太区域经济增长0.5%。
持有类似看法的还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6月24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中国将是唯一在2020年保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市场研究机构也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前景。瑞银认为,中国政府出台的经济支持政策将逐步发挥更大的效应,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中国经济将继续好转。汇丰环球研究分析称,中国市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力度,承诺为所有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都有利于外资增加在华投资。近日,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发布了2020年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报告,中国排名第八,位居所有发展中国家之首,同时也是全球外商直接投资前十大目的地中唯一的新兴市场国家。
投资项目展现外商信心
外商也普遍对中国经济持有信心,他们表达信心的方式则是一笔笔“真金白银”的投资。
4月22日,国际石化巨头埃克森美孚广东惠州乙烯项目开工,这是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00亿美元。面对疫情和极不稳定的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埃克森美孚逆势而上,大举布局粤港澳大湾区,显示了对中国市场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埃克森美孚是外商在中国加大投资的缩影。仅看5月中旬:5月17日,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和中国海油合作的三期乙烯项目在广州、北京、荷兰海牙三地举行“云签约”仪式,总投资达到56亿美元;5月19日,泰国天丝集团宣布未来三年将对在华业务进行一系列投资,总额达10.6亿元,包括在中国设立新的代表处、组建本土团队、在北京怀柔扩建新的生产基地等;同样在5月19日,霍尼韦尔将其新兴市场总部暨创新中心落户在刚刚从疫情中“复苏”的武汉,霍尼韦尔中国区总裁张宇峰坚信,“武汉是霍尼韦尔最好的选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
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巴格阿瓦提村,对村庄基础设施、道路硬化、污水垃圾治理等...
新华社西宁8月22日电(记者王)“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22日在青海西宁开幕...
中新网1月17日电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今日表示,2019年全国固体废物进口...
行业融资去年超600亿元 核心企业过千家 上海构筑人工智能发展高地 本报上海8月28...
稳住外贸基本盘,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海关总署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
这些国货精品凭借高品质、好设计,赢得了年轻消费者的青睐,走红网络。换句话说...
尽管2019年物价涨幅调控面临多重困难和压力,但随着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实施,国内...
新华社哈尔滨1月13日电(刘赫、杨思琪)记者从黑龙江...
上万余件高精尖产品亮相第七届科博会 新华社成都9月5日电(记者谢佼、卢宥伊)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