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暗条物质来源物理机制揭示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昆明8月11日电 (记者赵汉斌 通讯员陈艳)记者11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在该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利用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数据,揭示了太阳物质来源以及传输过程的重要物理机制。
太阳暗条是指太阳边缘的日珥投影到太阳表面上所呈现的暗黑色条带。有些暗条是极性相反的局部磁场的分界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太阳磁场的复杂结构。其产生、发展和消失有一定的规律,但也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突然活跃起来,甚至突然消失。它也是太阳视面上引人注目的活动现象之一。
云南天文台助理研究员王金成介绍,太阳暗条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磁场结构的形成过程以及暗条物质的来源两个方面。在磁场结构形成方面,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许多研究,但对暗条物质来源方面的研究比较少,特别是利用高时空分辨望远镜的观测研究少之又少,主要是由于暗条形成过程比较缓慢,完整的暗条物质注入很难被观测到。
王金成与闫晓理研究员等合作者一道,研究了位于活动区NOAA 11903中某一暗条从无到有的完整形成过程。他们发现低温物质通过暗条南部足点的喷流注入到暗条当中,并且在发生喷流处有磁场浮现,同时发现低温喷流同样可以把低温物质抬升到暗条高度并为暗条提供物质,从而推断太阳上低层的小尺度爆发可为暗条的形成提供足够的物质。他们还估算对比了磁浮现所带的能量以及低温物质被抬升所需能量,得到磁浮现所带的能量足以为物质抬升提供能量支持的结论。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权威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报》上。
12月2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保障体...
民政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2...
新华社沈阳9月22日电(记者李铮)儿童血液...
近日,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等机构主办,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承办的第...
第三款“不限癌种”抗癌药在美获批 专家:适用患者有限 但靶向疗法创新值得鼓励 ...
每年流感季,老人和小孩都较易中招。如何帮宝宝远离流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
面对疫情,老年人既不能不在乎,也不要过度恐慌,要科学防控,做自己健康的第一...
据中国政府网10月11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已于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
甘肃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中心主任柴尔青通过“甘肃省省级远程医学信息平台”与镇原...
央视网消息:鳞状细胞癌是什么癌?听过肺癌、胃癌、乳腺癌……鳞状细胞癌到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