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9月15日电(记者龚雯)辅助慢病管理、提高就诊效率、启用“远程病房”……随着人工智能和5G等技术日新月异,医疗服务也在不断创新升级,给老百姓看病提供新的便利。
在上海市徐汇区枫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周三有一个房颤门诊,和其他科室门诊不同,这个门诊借助了一套AI管理工具,帮助社区医生对房颤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制定合理的管理决策。对患者而言,在社区就能获得三甲医院的全科诊疗服务。
据悉,这套房颤患者AI管理工具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科与平安智慧城市共同研发,自去年11月上线以来已提供上百人次服务。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潘志刚表示,下一步将加强社区全科与上级专科的联动,建立社区医生与上级医生的沟通平台,并计划扩大AI辅助管理病种。
除了慢病管理,新医疗服务正迎来“多点开花”。在上海市彭浦新村康健驿站,有一台智能眼部OCT筛查系统,可覆盖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病灶;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一套智慧儿童医院解决方案能实现智能导诊、辅诊、预问诊等多个AI应用,患者单次就诊时间可节省约一个半小时;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一个“远程病房”已启用,通过远程会诊、远程查房等帮助糖尿病患者获得更好的诊疗服务。
“我们鼓励医护人员和AI研发人员一起学习与交流,共同推进医疗服务的能力和效率提升。”上海市卫健委科教处处长张勘近日在上海市智慧医疗研究工作交流会上说,智能医疗是传统医疗卫生信息化的“革命性升级”,在全面提升医疗领域技术能力与服务水平的同时,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支撑。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智能医疗融入医疗健康产业的各个环节并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各方应抓牢这个“窗口期”,打造创新生态,推动最新研究成果落地应用,让更多新医疗服务触手可及。
近日,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等机构主办,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承办的第...
面对疫情,老年人既不能不在乎,也不要过度恐慌,要科学防控,做自己健康的第一...
民政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2...
每年流感季,老人和小孩都较易中招。如何帮宝宝远离流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
据中国政府网10月11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已于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
甘肃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中心主任柴尔青通过“甘肃省省级远程医学信息平台”与镇原...
新华社沈阳9月22日电(记者李铮)儿童血液...
第三款“不限癌种”抗癌药在美获批 专家:适用患者有限 但靶向疗法创新值得鼓励 ...
12月2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保障体...
央视网消息:鳞状细胞癌是什么癌?听过肺癌、胃癌、乳腺癌……鳞状细胞癌到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