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不少博物馆已成为游客出行计划中的重要一站,尤其很多家长和孩子,更将博物馆作为到一座城市旅游必去的打卡地。正值暑期,重庆三峡博物馆就吸引了众多前来参观和了解历史文化的各地游客。
7月17日,重庆阴雨绵绵,曾经的火炉成了避暑胜地。走上三峡博物馆外左侧的台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可移动的避雨人行通道,通道与入口生态廊的自动寄存处相连。一路来到入口处,记者在排队接受安检之后进入到博物馆一楼大厅。大厅内,随处可见“请勿在厅内嬉戏奔跑”“文明参观,请勿喧哗”“注意安全”等文明提示标语,时刻提醒着游客们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博物馆游进入“高峰期”
“孩子放暑假了,我们就想着带着出来玩。恰巧这几天下雨,正好可以带来博物馆游览学习。等会我们还打算去看穆夏展。”一位重庆本地的参观者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带孩子经常来博物馆参观,刚开始只是参观一些常设展览厅,后来孩子渐渐对一些主题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一次参观都能从中学到不少新鲜的东西。
记者了解到,重庆三峡博物馆目前已迎来暑期旅游高峰。尤其博物馆新近推出的“穆夏:欧洲新艺术运动先锋”和“三千大千:张大千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两个主题展,更是吸引众多游客包括重庆本地市民前来参观。当然,也有部分游客因为天气原因,或是避暑,或是避雨,选择来到博物馆参观。
三峡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0.72万余件套,珍贵古籍善本1.8万余册,涵盖23个文物门类,目前逐步形成以“古人类标本、三峡文物、巴渝青铜器、汉代文物、西南民族文物、大后方抗战文物、瓷器、书画、古琴”等为特色的藏品系列,常设《壮丽三峡》《远古巴渝》等展览10个,年均推出临时展览20余个。
博物馆的保洁王阿姨告诉记者,他们每天早上7:50上班,下午跟着闭馆时间下班。虽然每天上班时长没变,但是暑期来临之后,他们每天工作量是之前的几倍多,“过一会就又要把刚才打扫过的地方再打扫一遍。人多就是这样,这波走了下一波来。只要有人过就免不了有垃圾,因此我们增加了打扫的频率。我们的工作就是负责维持好一个干净舒适的参观环境。”
不文明行为仍随处可见
除了张贴在各个显眼地方的文明标语,在馆内每层楼的大厅都可见一名佩戴印有“文明劝导”字样红袖标的工作人员。那些追逐打闹的小孩、倚靠踩踏栏杆的游客都是他们细心提醒的对象。此外,每一个展厅内还安排有一名秩序员负责提醒参观者调低说话音量、关闭手机闪光灯、收回想要触摸文物的手……
让人唏嘘的是,记者在一楼大厅转了几圈发现,那些随处可见的文明标语似乎对一些参观者并没有起到提示作用。粗略统计了一下,当天来参观博物馆的游客中,青少年人数占到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喧哗吵闹的声音很大。以至于身处博物馆之内,感觉与游览诸如洪崖洞、磁器口等网红景点并没有太大不同。
新京报讯(记者 王卡拉) 近日,四川发现II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引起业界关注。7月12...
2019年8月14日,在王府井百货大楼地下二层,市民在场景沉浸式体验空间“和平局”...
中新网南京4月15日电 (徐珊珊 通讯员 何雨田)14日,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远程医疗会...
据报道,包括“鸟类大熊猫”东方白鹳在内的野生动物有望得到更好的保护。26日,...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25日电 (董文博)工资从来都是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日前,人社...
“助盲行智能眼镜”工程样机产品及佩戴效果图。十七所/供图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中新网6月27日电 据山东人民检察院官方微信消息,近日,山东省荣城市人民检察院...
央广网北京5月31日消息(记者张佳琪)世园会开园一个月以来,交通运行总体平稳。记...
近日,据央视报道,法国巴黎一环保官员表示,在巴黎的非饮用水,如用于清洁街道...
“大暑”撞“中伏” 申城刚刚拉响今年首个高温黄 色预警信号 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