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灯市口小学,学生把矿泉水空瓶投入可回收垃圾桶里。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垃圾分类进课堂 助中小学生养成好习惯
新京报记者探访发现,部分中小学校通过校本课程、讲座等普及垃圾分类知识,鼓励学生主动回收、分类
去年1月,教育部发文,要求到明年底,各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达100%。今年7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要求,北京市小学1至2年级学习垃圾分类放置的方法,3至4年级要能做到分类放置生活垃圾……新京报记者近日探访发现,校本课程、宣传讲座是很多学校科普垃圾分类知识的主要做法。不少学校还在校内开展垃圾分类实践,鼓励学生主动回收垃圾,并给予一定奖励。
推行
校本课程、讲座、动手实践依次登场
“你觉得垃圾分类是什么?”“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新时尚……”
“我们应该怎么做?”“不同的垃圾分类投放,平时双面用纸,不剩饭,减少垃圾产生。”
9月3日上午,东城区灯市口小学一间教室里,大队辅导员正为同学们讲解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讲台附近贴墙放置的书架下方,摆放着纸箱和垃圾桶,分别收集可回收垃圾与其他垃圾。
随着各项政策和垃圾分类实践工作的推进,这样的场景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课堂上。
谈到如何更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很多人都会建议“教育要从孩子抓起”。
今年7月,东城区教委与东城区城管委联合推出《北京市东城区学生垃圾分类行动手册》,发放给东城区中小学生。目前,灯市口小学已做到每位学生人手一份。
朝阳区北工大附中十八里店分校2016年起开展垃圾分类进课堂活动。德育主任朱建华介绍,学校结合不同学科,在课程内容中融入垃圾分类知识。此外,每学期会开设至少两次垃圾分类知识讲座,邀请专家为学生讲解,各班级平时也会利用班会向学生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在海淀区太平路小学,垃圾分类知识已成为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太平路小学副校长闫志玮介绍,学校2014年开始使用自主编写的三本生态文明校本教材,第一本便是“垃圾分类 文明生活”。
闫志玮介绍,这是该校第一版推行垃圾分类知识的教材,偏向知识理论的学习,小学三年级开始授课。“主要在综合实践课上教授,不同年级侧重不同内容,一个学期大概有4周时间介绍环保、垃圾分类相关知识。”
闫志玮表示,考虑到该版教材缺乏实践活动、能动手操作内容,学校去年9月又推出了偏向实践的“环保总动员”课本。
“一个学期大概有8个课时,会在科学课上讲垃圾分类内容,低年级要动手垃圾分类,中年级要参观垃圾焚烧厂、了解垃圾处理的过程,高年级要回收利用纸盒做DIY鞋柜等。”闫志玮说。
9月3日,灯市口小学,校园里摆放着垃圾分类垃圾桶。
鼓励
再生本、再生笔发给学生当奖品
课堂科普之余,许多学校还鼓励学生在校内践行生活垃圾分类。
9月5日,星期四,太平路小学的学生将家中的废旧报纸、塑料瓶及电池等物品拿到学校回收。这是学校第22年推行每月一次的校级回收活动。
闫志玮介绍,学校校训之一是“爱自然”。1997年,学校成为全国第一所“手拉手 地球村”学校,当年就启动了每月一回收的工作。
据甘肃经济日报报道(记者 张栎)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春节旅游晋升“新年俗”。春...
停课不停学,教育部最新答问 近期,部分地方陆续开始了网上“停课不停学”工作,...
新京报讯 今日,新京报记者从四川绵阳相关部门获悉:游仙石马“726”案发生后,...
中新社上海7月12日电 (李姝徵 王晓娟)上海警方12日透露,4名潜逃境外的“套路贷...
中新网6月26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称,受餐饮界瞩目的2019年“世界最佳50...
你没时间回来娶我 我就去消防队嫁你 山西新娘中秋千里赴江门嫁消防员 郭朝阳和李...
(抗击新冠肺炎)北京293例确诊病例治疗中 一人一方案降病亡率 中新社北京2月12日...
今日论衡之世相评弹 从APP代沟感受年轻人的价值取向 □王石川 再过一段时间,第...
正在生产急需材料。 蒋薪建 摄 (抗击新型肺炎)“雷神山”医院建设急需材料 四川...
中新网2月18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当地时间15日,印度首个自行建造的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