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小伙辞去翻译工作织毛衣
网友:想起小时候“妈妈牌”毛衣
最近,抖音上一条“神仙操作”视频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一位眉清目秀的小伙用“面条织毛衣”惹得很多网友忍俊不禁,纷纷点赞,也有人留言:“让我想起小时候穿妈妈织的毛衣的日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小伙叫潘锐彬,广东汕头人。他原本是外企的一名日语翻译,只因心中念念不忘的梦想,让他在2010年辞去待遇优渥的工作,创业开了家网店,自己则身兼手工毛衣的制作者、设计师和模特……
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周碧莹 受访者供图
这样创业
想念儿时妈妈织的毛衣
外企翻译辞职回家当起“织男”
2008年,大学刚毕业的潘锐彬,在一家外企找到一份日语翻译工作,收入和生活都比较稳定。潘锐彬来自广东省汕头市,父母对他这份工作十分满意,认为做翻译工作,收入不错,又有面子。
然而,2010年,24岁的潘锐彬做出了一个改变人生轨迹的决定。他辞去了这份工作,回到汕头老家做起了一名“织男”:创业做手工毛衣。
潘锐彬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织毛衣是自己一直以来的爱好。潘锐彬的母亲就是手工织毛衣的高手,多年以来,一直在从事针织衣物代加工行业。潘锐彬从记事时起,就知道家乡的阿姨们经常和妈妈一起织毛衣。耳濡目染,潘锐彬6岁时就学会了这门手艺。到10岁时,他已可以同妈妈、阿姨们一起织毛衣了。
“每到放学时,我就帮妈妈织毛衣,那时候我就发现,自己喜欢这门技术。”潘锐彬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当时手工针织产业尚在黄金期,家乡的很多妇女从事这项产业。
但好景不长,随着机器织毛衣的普及,手工针织行业渐渐没落了。潘锐彬的母亲所织的毛衣,也显得款式老旧,不够时尚。慢慢地,家里的针织生意越来越少,母亲和阿姨们一起织毛衣的盛况也不复存在。“我大学毕业后,她们就没什么事做了。”
眼看自己喜爱的手工毛衣就要被时代抛下,想起小时候离不开的“妈妈牌”毛衣, 潘锐彬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时我就觉得,手工毛衣的没落比较可惜,我想要挽救这个行业。”正好,当时网店开始兴起,潘锐彬开始思考:“能不能通过网络卖出手工毛衣?”他试着注册了一家网店,将自己织的几条手工围巾挂上去卖,结果销路不错。潘锐彬意识到,网络或许能成为手工针织行业的救命稻草。
中新网6月26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称,受餐饮界瞩目的2019年“世界最佳50...
据甘肃经济日报报道(记者 张栎)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春节旅游晋升“新年俗”。春...
(抗击新冠肺炎)北京293例确诊病例治疗中 一人一方案降病亡率 中新社北京2月12日...
今日论衡之世相评弹 从APP代沟感受年轻人的价值取向 □王石川 再过一段时间,第...
正在生产急需材料。 蒋薪建 摄 (抗击新型肺炎)“雷神山”医院建设急需材料 四川...
停课不停学,教育部最新答问 近期,部分地方陆续开始了网上“停课不停学”工作,...
中新社上海7月12日电 (李姝徵 王晓娟)上海警方12日透露,4名潜逃境外的“套路贷...
你没时间回来娶我 我就去消防队嫁你 山西新娘中秋千里赴江门嫁消防员 郭朝阳和李...
中新网2月18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当地时间15日,印度首个自行建造的高铁...
新京报讯 今日,新京报记者从四川绵阳相关部门获悉:游仙石马“726”案发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