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实现无公害种植 中药质量控制要延伸到田间地头
医疗界
在近日举行的第七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上,18家企业承诺16个药材品种达到“三无一全”标准并向社会发布。中药材从野生到家种是大势所向,其生产标准、田间管理技术与普通农作物栽培差别很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伯礼教授向全行业呼吁,用10年时间全面解决中药材无公害种植问题。
“三无一全”指无硫磺加工、无黄曲霉素超标、无公害及全过程可追溯。其中,无公害又包括无农残超标、无重金属超标、无使用生长调节剂促进采收器官生长等具体要求。这个概念由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主席任德权教授首先提出,并成为该联盟对优质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中药材是中药产业的源头,中药质量的控制必须延伸到田间地头。当前,野生中药材资源日益稀缺,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规模化人工种植的药用植物已达300余种,供应量约占全国中药市场的70%80%,种植面积还在逐年增加。
“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和植物生长激素,不仅影响中药疗效,而且影响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张伯礼说,“我国急需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高品质中药材生产体系,大力推进无公害中药材的生产及监管。我们已经通过十几年的时间在人参、三七等大品种上摸出来一条路,形成了成熟的无公害种植技术,现在要做的是大力推广。”
中药材品质升级,涉及种植、养殖、采集、贮存、初加工、流通等多个环节。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陈士林团队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以及盛实百草等生产企业,制定了中药材无公害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了中药材无公害生产体系,起草了系列标准。其中,无公害中药材精细栽培体系,可以精确定位每种中药材的栽培特性,在产区选择、田间管理等方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及智能化。
对于当前国内中药材栽培生产来说,无公害生产标准将最终成为中药材品质的最低门槛。张伯礼强调,现阶段仍以生产无公害中药材为目标,发展有机绿色中药材是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记者杨朝晖)
央广网北京5月31日消息(记者张佳琪)世园会开园一个月以来,交通运行总体平稳。记...
据报道,包括“鸟类大熊猫”东方白鹳在内的野生动物有望得到更好的保护。26日,...
近日,据央视报道,法国巴黎一环保官员表示,在巴黎的非饮用水,如用于清洁街道...
“大暑”撞“中伏” 申城刚刚拉响今年首个高温黄 色预警信号 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
“助盲行智能眼镜”工程样机产品及佩戴效果图。十七所/供图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新京报讯(记者 王卡拉) 近日,四川发现II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引起业界关注。7月12...
中新网南京4月15日电 (徐珊珊 通讯员 何雨田)14日,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远程医疗会...
2019年8月14日,在王府井百货大楼地下二层,市民在场景沉浸式体验空间“和平局”...
中新网6月27日电 据山东人民检察院官方微信消息,近日,山东省荣城市人民检察院...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25日电 (董文博)工资从来都是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日前,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