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张旗鼓地搞“鲜奶进校园”,难逃为某个行业或企业站台之嫌,也逾越了政府本分。
山西临汾市尧都区政府发文“倡议鲜奶进校园”引家长质疑一事,日前引发舆论关注。
据媒体报道,尧都区有小学家长反映,学校应市农业农村局、教育局“鲜奶进校园”号召,“倡议”家长为孩子订购当地一公司生产的鲜奶。临汾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12月4日回应称,为振兴当地奶业,该局确实联合教育局下发了相关文件,但此事出于自愿,未强制学校和学生购买某一特定公司的产品。
从当地两部门联合下发的号召“鲜奶进校园”红头文件不难看出,当地对此事非常重视,以至于将其和振兴当地奶业、带动该市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奶农增收、精准扶贫等联系在一起。
当地要“振兴奶业”无可厚非,但把发展奶业经济和教育活动联系在一起,显然用错了力。某种程度上,这不是用力过猛的问题,而是行政思路的方向性偏颇。
对地方而言,发展经济继而给予教育事业更多投入和支持,比把学校当做“倾销商品”之地,显然要更正常。
更何况,从法律上讲,当地倡议“鲜奶进校园”的活动,涉嫌违反教育部等严禁商业活动进校园的禁令。
国家层面曾三令五申,强调对违规在校园进行商业宣传活动,给学校、教师、学生摊派任何购买、销售任务,给学校、教师、学生分发带有商业广告的物品等行为要严肃查处,确保学校一方净土。当地“鲜奶进校园”虽是倡议,可也带有推广意味。
退一步说,即便当地确实有善意初衷,想通过该活动达到促进经济、增强学生体质等一箭双雕的目的,复盘其落实环节,也是槽点颇多。
首先,职能部门发文件倡议“鲜奶进校园”,打着自愿、不强制的名头,但当班主任把学校的号召发布在班级群、家校群里,让家长们接龙订购的时候,所谓的“自愿、不强制”也就无从谈起正如一些家长所说,“老师看着的,谁敢不买啊?”
其次,当地所谓“振兴奶业的宏图大业”也难逃站台质疑据家长反映,“没有别的(奶制品)品牌可选,(学校)只发这么一个公司的”。
不管怎么说,大张旗鼓地搞“鲜奶进校园”,看似冠冕堂皇的背后,难逃为某个行业或企业站台之嫌。这逾越了政府本分。
虽然当地已暂停此活动并将向家长退款,但这里面的槽点,对地方依法行政仍不乏警示意义。
今日论衡之世相评弹 从APP代沟感受年轻人的价值取向 □王石川 再过一段时间,第...
停课不停学,教育部最新答问 近期,部分地方陆续开始了网上“停课不停学”工作,...
(抗击新冠肺炎)北京293例确诊病例治疗中 一人一方案降病亡率 中新社北京2月12日...
据甘肃经济日报报道(记者 张栎)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春节旅游晋升“新年俗”。春...
中新网6月26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称,受餐饮界瞩目的2019年“世界最佳50...
中新网2月18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当地时间15日,印度首个自行建造的高铁...
中新社上海7月12日电 (李姝徵 王晓娟)上海警方12日透露,4名潜逃境外的“套路贷...
新京报讯 今日,新京报记者从四川绵阳相关部门获悉:游仙石马“726”案发生后,...
正在生产急需材料。 蒋薪建 摄 (抗击新型肺炎)“雷神山”医院建设急需材料 四川...
你没时间回来娶我 我就去消防队嫁你 山西新娘中秋千里赴江门嫁消防员 郭朝阳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