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那年,她的爸爸翻遍了字典,最后选了“琢”作为她的名字。《诗经淇奥》有言:“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王琢,这个2001年出生的女孩,5岁上小学,15岁考入电子科大。日前,18岁的她在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的考核中,获得专家一致认可,被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录取,保送北大。
“我最感谢的人是我妈妈,感谢她当年力排众议的勇气、含辛茹苦的教导,也感谢她对我习惯的培养。”王琢说。
5岁上小学连跳数级
5岁那年王琢便上了小学,勤奋好学的她一年级结束后便跳级升入三年级。后来又连跳两级,在9岁时进入初中学习。当时身边的亲友大多并不看好,担心她年龄太小无法融入高年级生活,但王琢妈妈却始终支持她。王琢没有令妈妈失望,初中第一次考试就取得了历史单科全校第一的成绩。
王琢说,从小妈妈就教导她要争分夺秒,把握当下:清晨的跑步与朗读、午睡前的古诗词背诵、晚上的睡前读物……“这样的童年并不辛苦,努力和兴趣交织在一起,收获的是充实和快乐。”也正是细小处的积累让她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15岁考入电子科大
2016年,刚满15岁的王琢考入电子科大城市管理专业,学校浓厚的学风深深感染着她。从早上6点起床到第二天凌晨1点休息,年少的她从未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正是这样的努力,王琢三年专业成绩始终名列第一,加权平均分91.95,GPA(平均学分绩点)3.97。
“小时候我一直想成为一名作家,把所有的喜怒哀乐变成文字。”王琢说。在兴趣指引下,她大一时加入了“科大之声”广播站的编导部与播音部,负责撰写《人物相对论》节目稿件。她写过痴人说梦的张岱、为国捐躯的林觉民,也写过快意江湖的金庸。“自己播自己写的稿子是很奇妙的感受,仿佛彼之故事、我之思想融为一体。”
在王琢眼里,文字可以发声、可以传情。她热爱朗诵,并在其中创新加入话剧表演,曾获朗诵比赛省级、市级一等奖;她喜欢演讲,获得过校学风建设宣传主题演讲比赛第一名;她也会每天写日记,闲时写随笔,“总要写点什么”是她常说的一句话。
关注城市发展获认可
科研无穷,求索不尽。城市中形形色色的难题是王琢钻研的动力。她关注城市弱势群体,多次前往棚户区调研;她关注闲置用地的创意转型,在酷暑中跑遍了成都市5个文创园区;她希望了解基层治理体系,于是前往成都市成华区保和街道办参与居民的社区活动……其中的辛苦不用细说,8万余字调查报告、上千个调查样本是她给自己的答卷。
王琢将自己所思所睹上升为科学问题,与同学一起申报了四川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等科研课题5项,其中3项结题优秀;同时,她获得了挑战杯四川省级一等奖、求是杯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二等奖等科研竞赛奖项6项,并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但王琢认为:“主持项目、参与竞赛、发表论文从来都不是科研的最终目的,解决问题才是。”
在学校,王琢担任了班级团支书、新生导生等职务。同时,她也积极参与各种校外实践:在成都高新区政府挂职实践,作为志愿者参与关爱自闭症儿童的活动……
2018年,王琢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前往华盛顿参加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年会。会上她参与讨论女性赋权、领导力、零饥饿等议题,发出中国青年的声音。
2019年9月,在北大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的考核中,王琢结合公共管理专业,从中央和地方的不同视角看待国土空间规划,并另辟蹊径,用社会科学知识解答理工科问题,获得专家一致认可,被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录取。
停课不停学,教育部最新答问 近期,部分地方陆续开始了网上“停课不停学”工作,...
(抗击新冠肺炎)北京293例确诊病例治疗中 一人一方案降病亡率 中新社北京2月12日...
中新网6月26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称,受餐饮界瞩目的2019年“世界最佳50...
今日论衡之世相评弹 从APP代沟感受年轻人的价值取向 □王石川 再过一段时间,第...
你没时间回来娶我 我就去消防队嫁你 山西新娘中秋千里赴江门嫁消防员 郭朝阳和李...
中新社上海7月12日电 (李姝徵 王晓娟)上海警方12日透露,4名潜逃境外的“套路贷...
新京报讯 今日,新京报记者从四川绵阳相关部门获悉:游仙石马“726”案发生后,...
中新网2月18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当地时间15日,印度首个自行建造的高铁...
正在生产急需材料。 蒋薪建 摄 (抗击新型肺炎)“雷神山”医院建设急需材料 四川...
据甘肃经济日报报道(记者 张栎)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春节旅游晋升“新年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