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发布“五一”假期旅游提示
景区错峰、限量、预约开放
本报记者 姚亚奇
今年的“五一”假期是12年来第一个5天长假,也是我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的第一个旅游长假。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文化和旅游系统在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前提下,有序推动复工复产。
4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中国科学院应对疫情科研攻关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前沿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徐涛介绍了“五一”假期旅游提示和防疫知识,并回答记者提问。
实施预约制度控制景区流量
今年“五一”假期,游客出游热情高涨,多地出台免费、消费券等优惠措施,景区限量开放旅游资源等因素,为旅游景区运营、疫情防控带来了很大压力。
面对疫情防控压力,各地各景区将采取景区预约、合理控制景区流量、防止人员聚集、做好卫生防护、加强应急演练等措施,积极应对风险。
据雒树刚介绍,各地旅游景区现在已通过实施分时段的预约制度,引导游客间隔入园、错峰旅游,将流量管控的关口前置,变被动的现场分流为主动的行前计划和引导,避免游客出行时间过于集中。
此外,各旅游景区将根据自身承载能力和疫情防控的需要,合理控制景区每日的接待人数,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并及时公布景区流量信息,发布旅游提示,为游客出行提供参考。
景区入口、核心景点、交通接驳点、狭窄路段等区域以及餐饮场所,将采取流量管控等措施,防止游客扎堆、拥挤。
做好个人防护确保出游安全
游客既是旅游景区疫情防控的参与者,也是景区安全有序开放的受益者。“防护措施要到位,才能最大可能地降低传播风险。”王辰表示,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做好个人防护,尽量不要到高风险地区,还要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少聚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针对旅游景区的入口、重要参观点、购票点、休息区、餐饮、住宿等区域人群容易密集、病毒传播风险高的情况,徐涛强调,游客就餐时应尽量采取隔位就餐,或者分餐自取,有条件的最好通过公勺、公筷方式,或打包带走。住宿房间要注意开窗通风,洗漱用品最好自带。
专访中国登山队队长:登珠峰安全第一,要对大自然敬畏 截至目前,今年春季珠峰登...
原标题:这是贸易战开打以来,美国人为中国说的最大实话! [环球网报道记者侯佳欣...
中新社香港10月1日电 (记者 阮晓)“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在10月1日担当升旗手,我...
典型派 “就拿我们扶贫产业基地来讲,560亩的土地如果种植一般作物一年的收入也...
“北上广深的春节氛围是从打不着车开始的。”一位网友的戏谑言论道出了春节期间...
(经济观察)地方两会释放2020年楼市信号:“稳”字当头 发力旧改 中新社北京1月20...
中新网7月24日电 据教育部官方网站消息,教育部24日发布《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
5月28日,为期5天的2019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正式拉开帷幕,今年京交会名称...
“方便与家人、朋友团聚”“国内经济发展形势较好” “对中国文化和美食的眷恋”...
新华社日内瓦9月10日电(记者聂晓阳 陈俊侠)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10日在日内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