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民众正从中国和东盟国家技术转移合作中广泛受益。
结合东盟各国技术发展实际需求,自2013年以来,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已牵头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活动70场,其中23场在东盟国家举办,对接项目超1900项,涉及企业超3000家,促成中国与东盟国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491项,协议金额超过50多亿元。
盛产稻米、小麦、甘蔗的缅甸是传统农业国家,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农民施肥用药意识相对薄弱。
从缅甸南部的毛淡棉到缅甸北部的曼德勒,广西化工研究院的技术人员顶着火辣的太阳,冒着被马蜂蛰、被蚂蟥叮咬的危险,克服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生活工作条件恶劣等重重困难,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施肥用药。
橡胶收割时间缩短3年,产量和品质均有提高……在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农药和有机水溶肥产品的推广示范获得了沉甸甸的成果。
向越南转移农业科技和新能源科技,帮助越南企业培育新品种、开发新产品;向柬埔寨转移大米种植和加工技术,助力柬埔寨提升出口大米品质;向文莱转移深海网箱养殖技术,推动文莱提升渔业养殖水平……中国一批农业、新能源、生物技术、化工等领域先进适用技术正加快向东盟国家转移,推动了东盟国家的科技进步,增进了东盟国家的民生福祉。
青蒿琥酯闪耀“一带一路”
有着灿烂人类古文明和神秘壮观金字塔的非洲大陆令人向往,而疟疾横行却让人望而却步。
1亿支注射用青蒿琥酯,拯救了2000万重症疟疾患者性命这是对青蒿琥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桂林南药创造的一组统计数字。
在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的促成下,桂林南药联合印度、法国、瑞士、泰国等国合作建设“抗疟药国际合作技术创新平台”,推动青蒿琥酯系列产品走向更多国家,救治更多患者。
“青蒿素类药物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从东南亚拓展到非洲,再向全球普及,成为国际通用的疟疾治疗金标准。”桂林南药总裁王文学说。
《2017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疟疾死亡率比2000年降低了47%,非洲地区疟疾死亡率下降了54%,其中儿童死亡率下降了58%。在这背后,青蒿素类抗疟药的广泛使用功不可没。
在与东盟科技合作交流中,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积极促进中国东盟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互联互通,共同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创新能力。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在推动联合实验室、创新中心、科技园区等各类合作平台建设,促进技术转移以及当地科技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7日午间消息,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今日发布第三份年...
发展先进制造业已成为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正加...
从2013年一直快速发展的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这两年却踩了“急刹车”。2019年上...
出自法国莫奈笔下的世界名画《睡莲》,令人们印象深刻。然而,睡莲为什么会散发...
三星、华为正式推出商用5G手机 两大手机厂商5G手机对比 谁更胜一筹? 8月21日,...
近日,2019年第五届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在青岛召开。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专家汇...
7亿年前的宜居金星(构想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科技日报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刘霞...
智能音箱的家庭普及率已经和PC、智能电视等产品相当,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音箱市...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降低手机生产成本 磁基板给信号开个“VIP通道” 坐公交、地铁...
我国城际动车组“谱系”又添新成员。24日,6时48分,由湖南城际铁路与中车株机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