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大学动物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李娟联合国内外雪豹研究和保护机构,在国际保护科学期刊《生物保护》上发表英文论文,提出针对性保护策略,这也是中国雪豹研究工作者第一次领衔对全球雪豹保护策略提出科学建议。
素有“雪山之王”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广泛分布于中亚的12个国家,主要在青藏高原和中亚山地活动,跨境保护困难重重。
值得注意的是,纵使拥有最庞大数量的雪豹,但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由于种种内外原因,在全球雪豹保护中,中国只是以“参与方”身份出现,而此次对于雪豹的研究,却是以“领衔者”身份出现。“参与”到“领衔”之间的二字之变,蕴藏和传递出哪些信息量?动力意味着责任,面对野生动物研究和保护现状,中国肩上的“担子”无疑更重更沉,这对于中国主导跨境研究和保护雪豹的当前和未来形势而言“喜忧参半”。
忧在,研究和保护的努力并不仅只是为了保护雪豹,而是如何惠及整个生态系统。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如何以法之名实施有效保护,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套必答题。此外,我国民间机构于2018年联合发布的《中国雪豹调查与保护现状》报告称,在所有雪豹分布国中,雪豹的基础数据普遍缺乏,导致难以制定详实的保护目标和保护计划。高原环境的野生动物密度很低,二十多年前,人们估算出一只雪豹的生活范围为58平方公里,但当更精确的GPS项圈被运用后,这一数字攀升到了1590平方公里以上,辽阔的地域覆盖了许多山地和冰川。雪豹晨昏出没的警觉习性也给研究保护带来了难度。
喜在,全球对于野生动物的跨境研究保护已成主流,这种微妙的身份之变,直接意味着中国雪豹研究的科研能力在提高,中国所培养的雪豹研究者可以越来越多地在国际议题上发声。中国对于雪豹研究和保护重视的加强,亦为中国研究和保护者发声提供了支持。并且,全球三分之二的雪豹栖息地和种群分布于中国,由于中国在雪豹这一重要物种保护上的重要地位,全球也希望并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行动”。
虽喜忧参半,但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崇尚生态保护的时代已经到来。维护整个生态系统健康,保护各区域的雪豹家园势在必行,我国正在积极吸纳新生保护力量,加快推进与相邻雪豹分布国的交流与合作。总之,未来的我们,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降低手机生产成本 磁基板给信号开个“VIP通道” 坐公交、地铁...
我国城际动车组“谱系”又添新成员。24日,6时48分,由湖南城际铁路与中车株机联...
三星、华为正式推出商用5G手机 两大手机厂商5G手机对比 谁更胜一筹? 8月21日,...
出自法国莫奈笔下的世界名画《睡莲》,令人们印象深刻。然而,睡莲为什么会散发...
7亿年前的宜居金星(构想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科技日报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刘霞...
智能音箱的家庭普及率已经和PC、智能电视等产品相当,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音箱市...
发展先进制造业已成为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正加...
从2013年一直快速发展的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这两年却踩了“急刹车”。2019年上...
近日,2019年第五届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在青岛召开。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专家汇...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7日午间消息,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今日发布第三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