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招募了一组健康年轻人参与研究,采用功能核磁共振影像计算他们的大脑功能偏侧化,即大脑在社会认知活动中左右侧颞顶联合(TPJ)的激活不对称性,同时采集了参与者在左侧颞顶联合刺激、右侧颞顶联合刺激和虚假刺激3种条件下的社会认知功能任务成绩。”杨立状说。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一些人而言,电刺激是“蜜糖”,会让他们的任务成绩显著提高;而对于另一些人,电刺激则是“砒霜”,会降低他们的任务成绩。
如果刺激效果仅仅是两种:积极作用和没有作用,那么这项技术还是安全的。可是如果刺激效应还包含消极作用,甚至副作用,那么人们就该三思而后行了。
“然而,很多研究者并没有重视这一问题。”杨立状说,学术文献中充斥着积极作用的证据;大众媒体也在推波助澜,大肆渲染电刺激的作用;很多没有研究资质的公司,在销售经颅电刺激技术的相关治疗方案;人们甚至可以在网上找到专门的网站,学习如何动手DIY经颅电刺激设备。
2014年,神经科学权威期刊 《神经元》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呼吁研究界重视经颅电刺激的潜在滥用和伦理风险。不论是研究者、商业机构,还是个人,都应认识到:汝之蜜糖,或许是彼之砒霜,在使用新技术时,风险评估永远是首先要做的事情。
“我们认为,刺激前筛查能够事先评估个体是否适合接受经颅电刺激,是经颅电刺激应用标准化的必要一环。”杨立状说。(记者 马爱平)
近几日,人脸识别和支付安全的热度居高不下,从国外烧到国内。据外媒报道,美国...
中新社北京4月7日电 (记者 周音)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7日披露,...
谢菲尔德大学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从南极冰川排出的地表融水...
“图像超清晰,运动员脸上表情的细微之处都看得一清二楚,信号很流畅,首秀竟然...
10院士共同启动“2019北京网络安全大会” 8月21日9时10分,我国10位两院院士与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14日在京举行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创新应用启动仪式,将利用5G、8...
近日,两件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有关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第一件是一款视频编辑...
进入显生宙以来,地球一共发生过5次全球性大规模集群灭绝事件。其中,发生在4亿...
全球首创无人驾驶电动重卡首秀、国内首个大规模无人驾驶体验...
1月10日,中国科协评选出2019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发表于顶级期刊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