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广西北海市银滩游玩(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摄
“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和游客纷纷开启多样的避暑旅游模式。在“2019中国(长春)避暑旅游产业峰会”上,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共同发布了《2019中国避暑旅游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中国避暑经济蓬勃发展,避暑旅游市场持续火爆、避暑旅游供给丰富多彩、避暑旅游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需求旺盛
夏日,吉林长春22摄氏度清爽舒适的温度吸引了众多游客。像长春这样的夏季凉城正迎来旅游旺季。
全球最大的避暑旅游市场在中国。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介绍,去年暑期旅游的10亿人次中,避暑游占一半左右,约5亿人次,按人均消费1000元计,有5000亿元市场的规模。今年避暑旅游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加。夏季消暑首选旅游或有较强意愿出游的比例达到84.5%,传统“火炉”城市计划暑期出游的受访者占比达到93.66%,较去年高出约10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武汉、天津、苏州、杭州、南京、郑州等大都会及长三角、京津冀、中西部区域的高温城市是避暑旅游的主要客源地。从出游模式看,以自助游、自驾游、背包客为主的散客避暑旅游占比达74%,成为避暑旅游的主流模式。
游客在选择避暑旅游目的地时,最关注的是气候的适宜、避暑资源的吸引力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避暑游客对“山水”情有独钟,水上乐园、登山、攀岩、露营、漂流、探险、户外拓展等避暑游产品最受游客喜爱。值得注意的是,日常生活的便利性是选择较长时间避暑的旅居群体的关注热点。盛夏时节,人们关注养生,选择恰当的避暑方式来养生也是很多人避暑游的动机。调查显示,94.1%的受访者认为避暑游有利于夏季养生。
峰会上发布了避暑城市排行榜,吉林省长春市、贵州省贵阳市、贵州省六盘水市、云南省丽江市、青海省西宁市、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吉林省抚松县、吉林省敦化市、贵州省西秀区、贵州省普安县入选今年“避暑旅游十佳城市”。
供给丰富
庞大的避暑旅游市场需求,吸引了各地以海滨、森林、山地、湿地、峡谷、湖泊、草原、高原的自然资源和气候环境,加入到了避暑旅游的市场供给中。中国旅游研究院战略所所长吴普介绍,中国最适宜避暑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大部、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青藏高原东部、云贵高原中北部。各地通过资源整合、景点串联,推出了不同主题的避暑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类型避暑客的需求。目前,按照功能属性划分,有康养避暑游、研学避暑游、休闲避暑游等。
中国驻老挝大使馆的消息,当地时间8月19号下午15时30分,,一辆载有中国游客的旅...
原标题:我省三景区入围三项榜单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和美团点评...
中新网福州4月5日电 (闫旭)记者5日从福建省武夷山市相关部门获悉,自2020年4月8...
乌兰察布8月17日电 (记者 张林虎)17日,主题为“亮丽内蒙古幸福那达慕”的内蒙古...
中国网9月17日讯 中秋、国庆假期将至,中国驻阿联酋使领馆提醒赴阿旅游的中国公...
中国网12月26日讯 24日,文化和旅游部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盘点2019年文化和...
天津北方网讯:暑期,以学生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成为出境游市场的绝对主力。他们对...
暑期余额不足,补习班刷遍了,兴趣班上够了,不少家长开始请年假带孩子在开学前...
随着高校毕业季和暑期来临,毕业生办理户口迁入迁出,以及市民出行出游增多,户...
中国网8月1日讯 7月31日,原本只是个看似平常的夏日,全国上下经过连日的高温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