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服复兴”到汉服日常化,随着圈层扩大,汉服文化带动了新的商机,也与年轻人多元的思想文化碰撞,引发了诸多争议。
中国成都在吕晓玮的规划中,今年“重回汉唐”要在不同城市新开20家店。这意味着她的生意迎来爆发:截至2018年年底,这个成立已13年的汉服品牌的门店总数不过16家,但进入2019年,其天猫旗舰店与实体店第一季度的总销售额便已与去年全年持平。
吕晓玮是“重回汉唐”的创始人,她认为更多的线下门店可以更好地向消费者展示这个新兴服装品类。而大众市场,特别是年轻人群体中兴起的汉服热给了她加速开店的信心大城市里,大街上穿汉服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汉服消费正在迅速从小众圈层走向大众化。
至今尚无官方给出的汉服定义。维基百科将其解释为泛指的汉人服饰,是一种中国朝代服的观念,也可以理解为古中国服饰的一种统称。日本爱知大学教授、人类学家周星研究发现,“汉服”一词在古代并不常用,现代“汉服”其实是由汉服参与者所想象的一种传统服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张跣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曾发表文章指出,汉服的概念无论在中国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汉语中都不存在,是汉服运动倡导者为宣扬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总结了明代以前汉族服饰传统而形成的一个“类概念”。
这种“概念”中的汉服,通常呈现交领、大襟、褒衣博带、系带隐扣等特点,而根据穿着场景又被分为礼服、吉服、常服、便服等。历史上,从先秦时期至明朝,不同时代对着装有不同的需求和规定,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形制即服装的款式直到明末清初,统治者要求“剃发易服”,即汉族、蒙古族及其他南方少数民族等改剃满族发型,改着满族服饰,汉服的传承也在此中断。
汉服在当代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进入公众视野是在2003年。当年11月22日,一位名叫王乐天的电力工人身穿自己缝制的汉服走在郑州街头,声称想要复兴汉服文化。所经之处王乐天不仅引发了路人嘲笑,甚至被有人认为穿的是日本和服。
这段故事后来被看作“汉服复兴”运动的起点。相较于当初公众的不解,十几年后,越来越多身着汉服去景点拍照,甚至将汉服当作日常服饰穿着的年轻人出现了。尤其从2018年开始,汉服品类进入销量增长的爆发期。
天猫服饰品类小二策月观察到,在2018年之前,汉服一直呈现“平稳增长”的势头,而从去年开始,“汉服”关键词在天猫的搜索量已经超过“衬衫”,且购买汉服的人数与2017年相比,同比增长92%,其中,95后占比达到48%,90后占比为24%。
不仅如此,在社交媒体上,关于汉服的讨论频率也越来越高。微博上,“汉服”已经成为拥有17.3亿阅读量的超级话题;4月初,#汉服仙服#的tag上了微博热搜,也被汉服迷称为“仙汉之争”,到目前为止,已经有9436.4万的阅读量。
1。防晒指数是越高越好吗?要真越高越好,怎么不出SPF值1000的防晒?其实防晒不管...
770余家中国企业亮相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 产品走出去,更要品牌走出去 本报驻德国...
厦洽会集美区共签约项目44个,覆盖行业数目及规模创下历史新高 宜居宜业的集美区...
闽派鞋服“三巨头”的兵法奇门 从我省运动品牌中期业绩谈起 8月26日,安踏发布上...
中国市场的服装销量一年减少了178.5亿件 消费者不爱买衣服了吗? 休闲、潮流、都...
岭南印记:新马地图上的南海足迹 “下南洋”是人类移民历史上的一段传奇故事。 ...
中新网1月21日电 记者获悉,中国首部火箭军题材剧《号手就位》1月20日在浙江江山...
原标题:多款羊绒衫被检不合格 昨天,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公布了市场上销售的60款羊...
中国侨网1月6日电 近日,英国英中网刊登文章,讲述了英国著名中餐厅“潘记”的创...
原标题:大品牌跨界营销如何不翻车? 最近,麦当劳宣布与华裔设计师亚历山大王(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