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疫情当下 理性消费还是报复性消费?
清明节期间,北京各大商场停车场爆满、客流明显增加,这不禁让有的媒体感叹“报复性消费已来”。但与此同时,各大平台调查显示,多数网友选择了“不会报复性消费”,甚至悄然转变了生活方式,从“囤货”转向“清仓”,从追随潮流转向“极简”。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人们的消费观带来新的变化。“疫情之后,你会理性消费还是报复性消费”的讨论成为各大社群平台的热门话题。
多数网友选择“不会报复性消费”
所谓“报复性消费”是指在某个特殊时期或场合限制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一旦开禁之后放开欲望进行疯狂消费的行为。疫情期间,一些行业和企业经营遇到困难,个人收入受到影响,无法保持此前的消费水准。同时,并不具备足够生活经验的年轻人,突然意识到了生活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需要具备抗风险的能力。
因此,在面对疫情后是否会报复性消费的问题时,不少人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例如,近日新快报在微博发起的一项1799人参与的调查中,选择“会,有钱任性憋太久了”选项的只有123人,只占不足7%,选择“不会”和“想,但首先得有报复性收入的人”共计1412人,占78%,其余则为“和平常一样”。和其他媒体平台,包括电商报、C科技等作出的相关调查中,选择“不会”的人数均为选择“会”的人数的6倍左右。
360趋势显示,进入2月后,“报复性消费”一词的关注度有明显的波动上升,在3月初呈现最高峰。近期,在中经未来组织的“疫情后消费意愿”调查中,近千人给出答案:线上购物很方便,但多数受访者依然怀念 “菜场烟火”与“商场繁华”;比起吃喝长胖,更多人想在疫情后强身健体,抗击病毒;相较“报复性消费”和“全世界走遍”,努力挣钱存钱才是“王道”。
价值观悄然变化
重新思考理性消费
疫情期间,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新华网报道,这次疫情,凸显了人的诚实、善良、正直、爱心、勇敢等人性光辉,人们发自内心地崇敬那些不怕牺牲、舍小我为大家的医护人员、警察、农民、工人,以及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的战斗者、志愿者、捐赠者。他们无欲无求、默默无闻所做的一切,促使人们的关注焦点从权力、财富、名气转向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未来,是继续为奢侈品、潮流买单,还是从自身实际出发,理性消费?不少年轻人在这次疫情的影响下,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财观和消费观。
聚集当下热门讨论话题的社交平台豆瓣,一直是当代年轻人反思生活与欲望的阵地。今年疫情以来,豆瓣上大量有关生活的讨论都聚集在“消费反思”上,相关话题热度明显提升。围绕“消费降级”“极简生活”“攒钱”等关键字的豆瓣小组成员数量暴增。同时,在#哪些消费行为让你觉得自己受到了明明白白的欺骗#、#一百天不买衣服穿搭计划#等一系列话题tag之下,年轻人开始分析如何更好创造性地发挥生活智慧,不被消费主义催生的欲望绑架。
中国侨网1月6日电 近日,英国英中网刊登文章,讲述了英国著名中餐厅“潘记”的创...
岭南印记:新马地图上的南海足迹 “下南洋”是人类移民历史上的一段传奇故事。 ...
厦洽会集美区共签约项目44个,覆盖行业数目及规模创下历史新高 宜居宜业的集美区...
原标题:大品牌跨界营销如何不翻车? 最近,麦当劳宣布与华裔设计师亚历山大王(Al...
1。防晒指数是越高越好吗?要真越高越好,怎么不出SPF值1000的防晒?其实防晒不管...
原标题:多款羊绒衫被检不合格 昨天,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公布了市场上销售的60款羊...
闽派鞋服“三巨头”的兵法奇门 从我省运动品牌中期业绩谈起 8月26日,安踏发布上...
770余家中国企业亮相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 产品走出去,更要品牌走出去 本报驻德国...
中国市场的服装销量一年减少了178.5亿件 消费者不爱买衣服了吗? 休闲、潮流、都...
中新网1月21日电 记者获悉,中国首部火箭军题材剧《号手就位》1月20日在浙江江山...